重访三坊七巷

 二维码 172
发表时间:2009-10-17 10:20

题目:重访三坊七巷
作者:吴孝传
书报刊名:《海峡都市报》2006年6月30日B4版


传承古民居优点


 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其重要标志之一,便是至今还保存着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形成的坊巷,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。
 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,东临八一七北路,西靠通湖路,北接杨桥路,南达吉庇巷、光禄坊,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。“三坊”是衣锦坊、文儒坊、光禄坊;“七巷”是杨桥巷、郎官巷、安民巷、黄巷、塔巷、宫巷、吉庇巷。由于吉庇巷、杨桥巷和光禄坊已改建为大道,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“二坊五巷”了。人们都说,三坊七巷尽是风水宝地。在那方圆40多公顷的土地里,人杰地灵、出将入相。有的“坊”名“巷”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。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,保存着大量的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。坊巷纵横、石板铺地;白墙瓦屋,结构严谨、房屋精致,匠艺奇巧,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等建筑界专家喻其为一座庞大规模的“明清古建筑博物馆”。
  然而,经过历史沧桑,三坊七巷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,昔日的繁荣也已面目全非,荡然无存。走在三坊七巷,记者看到的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,两边白漆脱落的高墙。而不少往日的深宅大院也早已成了许多居民杂居的大杂院。走进院子,虽然残留着些古建筑的遗迹,却也残破不已,许多房子年久失修,自己搭盖的建筑更是杂乱无章,很难再寻找到古代建筑的特点。这些都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,同时也再一次使我们意识到保护文化古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
  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,当今天我们在建设新福州,开发更多的新型、舒适的住宅时,我们回过头去,从那些历史建筑的遗迹中,借鉴和传承这些具有地方特色、符合福州人生活习惯的历史建筑的优点,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。


细究古建筑空间


 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。对住宅而言,它既是一个包容生活的容器,也是一个感受建筑魅力的主要场所。当我们拂开历史覆盖在福州古建筑上的尘土,便会发现,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在住宅空间效果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做足了文章,下足了工夫。
  宫巷是三坊七巷之一,巷内有很多名人故居和明清建筑。其中,要数沈葆桢故居为最了。
  沈葆桢,道光进士,是“左海伟人”林则徐的女婿。累官至福建船政大臣,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,以开办洋务、筹建海防、开发台湾见著。沈宅是福州典型的宦门大院,具有较高的古建筑价值,199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这座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院,院共三进,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。大院为四面围墙、朝南坐北。临街建有隔墙单披雨盖的门头房,正面设六扇门通道、中建插屏门挡住门外视线,左右为门房、方格窗扇,供守门人居住。踩边道进石框门是首进庭院。大石板铺就的天井,平坦整洁。大厅采用减柱造木构架。厅廊上的斗拱构件朴实、规整,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筑的原貌。厅堂宽敞明亮,专供婚丧喜庆使用。第二进厅堂为“明三暗五”格式,两旁厢房分前后房是主人居住之所。第三进面阔五间,进深七柱,中亦用插屏门隔成前后厅,两旁为前后厢房。过第三进庭院为木构双层的藏书楼,楼前走马栏杆,楼下房间供子女课读。庭院通道建有复龟亭雨盖,亭两侧设美人靠椅,供茶余饭后观赏庭院中的树木花草,休息谈天。可能是为了防火和防盗,院内进与进均有高墙相隔。一至三进的隔墙之外建有花厅,开小门相通,自成院落,内有小庭院,假山、花木、住房、书斋、厨房等建筑,并辟“火巷”作为打杂人员通道。
  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以围合式院落形式为主。特别适合于传统大家族生活的方式。这种居住形式除了各种大小的房间以外,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空间尺度、不同等级、功能的院落,这种建筑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外的防御和私密性的要求,对内部可满足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往和传统家族式的生活方式。


观摩古庭院景观


  现在许多人住的都是公寓式住宅,但是许多人都希望在自己家中有一块相对广阔的活动范围,形成自己的花园、院落,可供孩子游戏、大人休闲。在这方面,福州古建筑对于庭院景观的精心营造,也是可圈可点。
  位于南街黄巷的西段梁章钜故居,又称小黄楼。这座古宅中保留有一处精美的庭园建筑。
  梁章钜,福州人,嘉庆七年(1802年)进士,初官湖北荆州知府,旋升江苏布政,历任广西、江苏两省巡抚,兼署两江总督,他与林则徐既同窗又同宦,在任广西巡抚时,力主铲除鸦片,积极配合林则徐禁烟。同时兴修水利,留置灾民,政绩显著。清道光十二年(1832年)4月,梁章钜因疾辞职,回籍养病,居住在黄巷就将宅院进行全面修葺。梁章钜在榕闲居四载,精心打造了小黄楼及庭院园林,为后人留下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  梁章钜故居现有除正座门头房还保留有部分明代构件外,其余的厅和房多被改建。保留最为完整的要数西花厅的小黄楼和假山水池。西花厅以构件精致,园艺奇巧而著称。小黄楼全木结构,用材考究,坐北向南,四面围墙,自成院落,东开小门可通正座。楼分二层,穿斗式木构架,双坡顶。楼上为阁,深五柱,阔三间,前后走马栏杆,楼阁的房屋隔扇和门窗皆用楠木制成,隔扇均雕有各种花鸟图案,楼前东西两侧建有通透式护栏走道可通南面的假山小亭。楼下为厅,正面开双门,门左右为隔扇花窗。厅两侧有小弄。用糯米,三合土制成雪洞,洞宽约1米,深10米与廊相通,厅前游廊卷棚饰顶,如意斗拱,美观气派。正面装饰雀替、悬钟、雕刻花草。悬钟径大30厘米,造型为松鼠果树,每只松鼠上蹿下跳,活泼可爱,隐现于果树之间,可谓神形兼备。花厅内的石铺小庭院与假山水池融为一体。池前青石打制的竹节围栏,池面一座石构小型拱桥,栏板阴刻隶书“知鱼乐处”四字。过小桥进入假山雪洞,假山岩石重叠,雪洞曲径盘旋,假山东墙有一座木构小亭,三面悬空,一面靠墙,宝珠冠顶,四檐翘角,青瓦红柱,造型典雅。亭周装有12个小型悬钟,均刻松鼠果树,亭沿木雕城堞造型,层次分明,天花中央为双棱图案,四转角木雕花瓶。凉亭虽小,玲珑别致,体现了清代福州建筑的高超艺术。


示范老传统邻里


  现代人都希望拥有独立住宅,独门独户、有天有地,有家庭的私密空间;但同时又有一个与邻里互相沟通,和谐相处的公共空间。在这方面福州的老建筑提供了范本。
  王仁堪,福州人。光绪三年(1877年)状元。历官翰林院修撰,武英殿协修。秉性刚直,敢于直谏。王仁堪故居位于东太路与仙塔街中间的竹林境灯笼巷,坐北朝南,主体建筑共三进,一进厅堂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穿斗式木构架,双坡顶、鞍式封火山墙。东侧有花厅、客房、厨房等。二进面阔三间,深五柱,前廊后堂。从二进后天井转东入石框门为三进厅堂,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中设插屏门隔成前后厅。前厅右厢房为西席(旧时教师住房),左厢房用作书房,大厅明亮,为子女课读的地方。据说王家虽为望族,但与周边邻里关系良好,相互尊重,从不仗势欺人。其后门通孝义巷,尚有一段佳话。传说宋时巷里住有蔡、赵两家大户,蔡家因建花园向墙外扩地三尺,赵家不甘示弱,亦兴土木,也扩出三尺,结果两家均建不成。福州官府也惧怕两家势力不敢得罪。在京任礼部尚书的蔡家父亲收到儿子来信得知此事,就写了一封回信给儿子,信中写道: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人三尺又何妨;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初秦始皇。”赵家也接到在京任吏部尚书的哥哥来信,奉劝其弟应懂礼义,和睦乡邻。赵、蔡两家各自让地三尺成为一条小巷,取名“孝义巷”。
  可见,在福州的居住文化中,既注重邻里关系的和谐,但又强调各自相对的独立,是一个悠久的传统。


文章分类: 三坊七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