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:日军战场生存术 作者:童屹立 书报刊名:《世界军事》2013年六月上,第67~71页 “我们都是神枪手,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”,抗战时期消灭日军真的像这首《游击队之歌》唱的那么容易吗?在国内许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里,八路军通常都被刻画得英明神武,而日军则愚蠢弱智。这显然不合常理。日本人若真的弱智至此,中国抗战又何须用8年时间?侵华日军的战力包括人员素质,早已为各方所论证,无须重新介绍,故本文从日军战场生存的角度,来看看日军的真实战力。 打死日军不容易 可以说,抗战期间,中国军队打死一个日本兵并非易事,这从以下两方面可见。 其一,中日双方的伤亡比高。依据上世纪70年代,台湾战史研究人员到原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获悉的数据推算,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,侵华日军被中国军民毙伤437513人。而何应钦《八年抗战之经过》的附表记载,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,国民党陆军伤亡2421773人。《八路军•表册》记载,1937年9月至1941年5月,八路军伤亡167537人。按相关数字估算,1941年6至12月,八路军伤亡约3万人。《新四军战史》则记载,1938至1941年,新四军伤亡21792人。如此算来,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,中国军队总伤亡数约为2641102人。 从上述数字可见,中日双方的伤亡比已超过6:1(注:这里忽略了战斗力较弱的伪军对中国军队造成的伤亡,以及地方游击队、民间自卫团体、东北抗日联军的伤亡)。在某些战役战斗中,双方的伤亡比还要高。1937年8月20日至27日,在张家口、万全附近战斗中,中国军队第68军以伤亡5300多人的代价,毙伤日军混成第2旅团526人,双方伤亡比为10:1。即使是中国军队获胜的战役战斗中,双方的伤亡比也较高。在1939年12月20日至23日的包头战役中,中国军队第35军以伤亡2794人的代价,毙伤日军骑兵集团701人,双方伤亡比为3.9:1。1939年3月25日,在山西省孟县东北的上社镇,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第4团、新编第5大队,与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独立步兵第14大队一部交战,以伤亡15O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45人,双方伤亡比为3.3:1。1941年1月3日,八路军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17团主力,在河北省行唐县将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独立步兵第31大队1个小队约41人包围,以伤亡230人的代价全歼日军,双方伤亡比为5.6:1…… 其二,歼灭战较少。抗战期间,中国方面主要采取持久消耗战略,但实际上,直到日本宣布投降,中国战场上敌强我弱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,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军队成功的歼灭战打得较少。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,大量成建制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歼灭战,通常是转变双方强弱对比的转折点。例如,苏德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、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等。这缘于一支部队被成建制消灭后,新部队短期内形不成战斗力。但在抗战期间,中国军队不仅歼灭日军大队以上部队的战例极少,就连歼灭日军中、小队的战例也不多。尽管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伤亡也不小,但由于很少被成建制消灭,其受损的部队补充新兵后,以老带新,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。 阵地进攻战术 抗战期间,阵地防御战是中国军队消灭日军的主要手段。国内很多抗战影视剧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:在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,日军步兵对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冲锋,而且,冲锋时散兵线不拉开,一窝蜂往前挤,“迫不及待”充当我军活靶子。倘若事实果真如此,中国军队抗战就不会付出那样大的代价了。 其实,在阵地攻击战中,日军通常会在步兵突击前,用火炮、掷弹筒、轻重机枪或飞机轰炸等先压制中国军队火力,然后再发起冲锋。如果火力压制无效,往往采取坑道作业进行突击。日军炮兵的作战方法是,先实施“进攻准备射击”(时长两三个小时),炮轰中国军队前沿阵地,摧毁工事、障碍物和火力点,并掩护步兵进入冲锋准备位置。当步兵发起冲锋时,炮兵立即实施“突击支援射击”(时长数分钟),压制中国军队一线步兵,为日军步兵冲锋创造良机。当日军步兵快接近中国军队阵地时,炮兵立即延伸射程,阻击中国军队的增援部队。步兵继续冲锋时,炮兵还会采用徐进弹幕射击。为避免造成误伤,日军炮兵将观测所推进到步兵第一线,采取一切办法确保及时延伸射程(大多数国家军队的炮兵,通常是在其步兵发起冲锋时即延伸射程,但日军炮兵是在其步兵快接近到己方炮火的弹着点时延伸射程)。 进攻前,日军步兵展开于中国军队阵地前500米至800米处,在“进攻准备射击”期间,前进至中国军队阵地前200米至300米,等到炮兵进行“突击支援射击”时,步兵(携有战线标示布,明确位置)就发起冲锋,务求在“突击支援射击”结束前突入中国军队阵地。这样,在最后几发炮弹落地的同时,步兵也冲入中国军队阵地,即使遭到己方炮火的误伤也在所不惜。当炮兵不能参战时,日军则将掷弹筒、机枪等集中使用,代替火炮。此外,侧翼攻击、迂回包抄也是日军阵地进攻的惯用方法。在1937年10月4日的原平镇之战中,日军混成第15旅团初攻原平镇时,炮兵部队主力未能及时跟上,掷弹筒、机枪便代替火炮压制阎锡山的晋绥军的火力,掩护步兵进攻。其间,部分日军部队前进受阻,就偷偷地挖掘前进坑道,逐步向中国军队阵地推进。到10月10日,该旅团炮兵部队全部赶到战场,立即对原平镇发起总攻。 冲锋时,日军步兵经常散开队形,利用地形、地物和伪装,隐蔽接近敌人。八路军第685团的《平型关战斗详报》有如下记载,“(日军)利用地形地物很注意……不管前进或退守,对地形的利用很适当,同时穿、带的装具与地色相同,采用的队形也很疏散,每次前进二三人不等,至多一个班……因此伤亡亦较少”。 为应对进攻时突然出现的侧防火力,日军通常将1至2挺机枪或1至2具掷弹筒留在其进攻发起位置,并预先安排机枪手及掷弹筒手,待中国军队的侧防火力暴露后马上予以压制射击。 在日军远、近程武器的压制下,中国军队的火力配置通常被打乱,工事也多被破坏,且人员伤亡较大。就此,中国军队也采取过一些有效办法,如大量投掷手榴弹,这样既可杀伤日军,又可为重新组织抵抗赢得时间。但日军很快就有了应对措施,其采取各种欺骗手段,如呐喊或拍手掌,佯装进攻,以尽量消耗中国军队的弹药,尤其是手榴弹。 在突入中国军队阵地后,日军通常发挥白刃战优势。1937年8月15日至1938年4月30日,在日军第10师团伤亡的8060人中,被刺死刺伤的仅65人,只占其伤亡总数的0.8%。 阵地防御战术 日军不仅能攻,而且善守。其防御工事大都修筑得极为坚固,并进行巧妙的伪装。防御工事通常由母堡和子堡组成,即以自然地形或建筑物为依托,构成核心阵地,在外围构筑多个火力支撑点,其间用交通壕相连,恰如“梅花阵”,既能相互支援,又能独立坚守,非常灵活。 为了集中火力,日军事先多对阵地前要点进行测量和周密的射击准备,对手不进入100米内,一般不开火。1940年10月,正在根据地扫荡的日军冈崎支队发觉附近有八路军的大部队集结,于是趁夜色抢占了关家垴,连夜构筑了防御阵地。其以关家垴台地为核心,将靠近断崖的窑洞改造成暗堡,作为外围的火力支撑点,各阵地间有交通壕连接。为防止炮击,还在战壕壁上挖出许多猫耳洞,人藏在里面很安全。冈崎支队正是凭借这样的防御工事,抵挡住了八路军优势兵力两昼夜的围攻。冈崎支队为临时组建的部队,约500多人。关家垴之战,战死50人,负伤99人。八路军参战部队为第129师第385旅、第386旅、新编第10旅主力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5团、38团(有资料说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也参战了),此战伤亡约600余人。 在防御上,日军并非一味死守,其间的反攻也极为勇敢、坚决。1940年9月,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3团主力进攻东团堡守敌。在4个碉堡被八路军一一攻破后,残余的20余名日军固守1个碉堡,集中火力反复出击,一度迫使八路军放弃了2个碉堡。 反伏击战术 抗战剧中还不乏伏击战的场面,八路军甚至游击队动辄就用密集火力袭击日军,日军则始终挨打。但是,真实的抗战史告诉我们,八路军当时弹药十分缺乏,常常不能对日军实施有效的火力压制。因此,其伏击的对象,主要是日军战斗人员较少的运输部队。但是,日军运输部队也并非“鱼腩”(编注:鱼腩是鱼身上靠近鱼肚部分的肉,很容易夹住和咀嚼,所以,广东人将足球比赛中的弱队称为鱼腩队,泛指实力很弱),其出发前往往做好周密准备,在翼侧攻击、迂回包抄、夜战、搜索警戒、行军组织等多方面训练有素。 八路军一般选择日军运输部队行动困难的地形作为伏击阵地,并破坏道路、桥梁等,断其后路。战斗打响后,则以手榴弹、迫击炮等破坏日军运输部队首尾的车辆,使在隘路内的日军进退两难,再从四面包围,力求歼灭日军。对此,日军运输部队出发前,指挥官一般都做好与八路军遭遇的预案,进行多种部署。如发觉前面有八路军设伏,立即绕道走,或以警备部队击溃、消灭八路军。一旦遭到伏击,要么由掩护队及自卫队进行警戒或反伏击,运输部队快速通过设伏地段,要么以最少的人员看守车辆、物资,其余人员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展开兵力。如果设伏的中国军队处于绝对优势,且将日军运输部队包围,被围日军就会将车辆、物资烧毁,随后力求突破中国军队阵地的一角,冲出包围圈,或以村落为掩护抵挡中国军队的进攻,等天黑逃离战场。 1937年9月25日上午,日军兵站汽车第2中队由平型关前线前往灵丘,途中遭到公路右侧高地上八路军第686团3营和685团主力的伏击。中队长矢岛大尉兵分三路,中队主力向右侧展开,迎击高地上的八路军,一部兵力占领左侧悬崖上的老爷庙梁,最后一部日军由修理班、行李班组成预备队,留在公路上看守汽车、物资。随后,抢先占领老爷庙梁的日军居高临下,给八路军的进攻造成极大威胁。而迎击八路军的日军主力又以一部牵制对面的八路军,另一些人则迂回到八路军侧背进攻。其中,少数日军借助地形、地物的掩护逐步靠近,竟冲散了八路军第685团1营的机枪排,以致这场战斗一度处于胶着状态。到中午11时40分,日军汽车队终于支持不住,烧掉汽车后撤退。此战,矢岛中队的森山伊之助在1937年10月4日的家信中提及,该中队战死50人。1937年10月18日的黑石头沟伏击战,是日军较典型的一次翼侧攻击战。战斗打响后,八路军第716团主力很快向公路上的日军汽车部队发起冲锋。这时,却有一股日军迅速跳下汽车,顺着西边的山梁转到八路军左侧,向公路上的八路军射击,迫使八路军撤出了战斗。 在华北战场上,日军兵站线常常处于八路军及游击队的活动区域,兵站线上的运输部队一旦拉长战线,极易受到袭击,因此,日军尽量减少兵站数量并缩短其间距,以便集中兵力。日军运输部队行军时一般分为尖兵、前兵、前卫、本队和后卫等几部分,各部分及各人之间的距离适当拉大,但必须保证彼此呼应,能够提供火力支援。运输部队的指挥官位置一般靠前,以不影响临战指挥为宜。警备部队(掩护队及自卫队)的位置,应便于战斗时指挥官的调遣。因此,日军一般将警备部队穿插配置在运输部队的前、后和中间。侵华战争初期,规模较小的日军运输部队常常是八路军、游击队伏击的目标,鉴于此,日军尽可能地多支运输部队一起行动,并增强地面及空中的警戒力量。 不管是警备部队,还是运输部队,日军在行军途中一律要进行周密地搜索、警戒。其搜索、警戒时,通常根据飞机侦察、谍报、当地村民的动静,以及其他情况来判断敌情。为随时掌握沿途状况,还对当地村民实行怀柔政策或将当地村民扣为人质。1938年5月下旬,日军土肥原部队进行“黄河渡河作战”期间,担任补给的第3兵站汽车队通过大车集(长垣-陈留口公路)时,发觉当地村民神态异样,于是判断附近有中国军队设伏,其自卫队立即散开投入战斗,运输部队在其掩护下得以安全通过。 日军运输部队对其行动企图严格保密,并极力避免定期、有规律的行动,防止八路军侦获情报。在通过八路军、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域时,还要先派出掩护队或自卫队的一部占领沿途各要点,在重要交通线上则配备若干警戒哨,以掩护运输部队。 日本自建立近代化陆军以来,一再强调战斗精神和为天皇献身。日俄战争期间,一度运用过以密集队形正面进攻俄军战线的“万岁冲锋”,在遭受惨重伤亡后,开始进行诸多变革,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,这深深影响了此后的作战。若日本陆军奉命进攻,伤亡30%以上还未得手,通常就会停止进攻等待新命令;伤亡若达50%以上,则可自行退兵而无过。尽管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时,部分陷入绝境的日军有时作“困兽斗”,不顾伤亡损失,但并非正常惯用战术。可以说,作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,侵华日军的战术战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较小的伤亡率。 |